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

花猫说热搜

思维 教育 情感 金融 职场 财经 管理

广告为用户自主发布,请自行甄别真假。

世界给每个人呈现的不同,不被迷惑,才能看到真相

麒麟树 2021-12-22 20:35

最近流行一句话,当你弱小时,身边全是坏人;当你强大时,身边全是好人。

是自己的问题吗?不,是这个世界太过趋炎附势。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绝大多数人都有无数张面孔。

面对不同的人,心里自动衡量对方社会角色,有无权势,和自己的利益是否相关,然后决定拿出哪个面孔对待对方。

很多时候,大家都已经成了习惯,能不过脑子就瞬间无意识换面具


我是穷人家出生的孩子,早就看够了人间嘴脸,只是小时候不懂,当时没有深刻体会。

长大后,我上了大学,读了硕士,顺利的进大学当了老师。

在边远地区的那个年代,也算是体面的青年。所以,当自己成年后,就没怎么受过人们的白眼,受尊重时较多。

但是2019年岁末,我帮村里的亲戚卖土豆时,才又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亲戚的土豆放在地里的大窖中,因为疫情,错过了来村里收土豆的卡车。

他知道我有一点小名气,希望借助我的名气帮他销售一下土豆,于是,我在我的朋友圈发布了广告。

我日常生活中一直很真实,人们都很信任我,平时的朋友们不仅自己买,还介绍他们认识的人联系我。

这样一来二去,我的微信好友里就多了一些不知我社会身份,只知我卖土豆的一些陌生人。

他们给我发来的信息画风就完全不同,有的人语气傲慢到了极致:

“给我发一箱,别放烂的啊,我这是在帮助你们农民。”


直到有一天有个陌生人直接给我打语音,一上来招呼都不打:

“你的土豆到底行不行?我们是慈善机构,你能听懂我说话吗?”

我问:“你是谁?”

对方说:“你问那么多没用。我是来帮助你们农民的。实话告诉你吧,是你们县的领导让我帮助你的。你到底能听懂吗?”

我心想,我们县好几个领导都是我家亲戚,他们都不想动用自己的关系卖这一窖土豆。

我怎么没听他们说?

我问:“你是什么机构?”

对方说:“你怎么不识好歹呢?我们是来帮助你的,你到底听懂没有?”


我根本不需要这样的帮助,就把电话挂了。

这种傲慢的语气,和言语间带着优越感,以及赤裸裸的贬低,对我来说非常陌生。

成年以后,从来没人这样和我说过话。

当时立马想到,对方不是针对我,在他的意识里,他是在和一个农民说话,他根本不知道电话这头是个大学老师。

虽然我个人认为大学老师的身份不算什么,但这次看来,确实帮我抵挡了人间不少恶意。


我也终于感受到,我村里的舅舅平时面对的都是一个多么艰难的世界。

怪不得无论何时见到他,他都是弯腰弓背,点头哈腰,张着嘴面带笑容,对谁说的都是好听的话。全都是卑微的气息。

他是被世界展示给他的样子,压弯了腰。

那些人心里傲慢,只有在卑微的人面前才敢展露出来。见到别人一定是掩饰起来的。

这让我想起了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面对每一个公子小姐都说尽了好话,顿时心生酸楚。

孙娟

那一次卖土豆,让我在成年之后,再一次深深的感受到这个外部环境的不公正。

人们对什么身份采取什么态度,基本已经深入潜意识,自己都意识不到了。

更加可悲的是,很多人以为自己面对的就是真实的世界。

以为他人和自己面对着同样的世界。


其实,这个人群里的所有人,在不同的社会角色面前,会齐刷刷变脸

很少有人做到不卑不亢,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这已经是群体性行为


从此以后,为了在社会中生存,我会利用社会角色作为自己遮挡外界恶意的武器。

但为了寻找真心,我会仔细辨别。对方对我流露出的好意,是因为我的社会身份?还是因为我的心地如何?

我只会珍惜后者。


在社会心理学中,也有学者深入研究这种现象。

研究发现,人的行为是被所处的环境、所扮演的角色塑造的。在特定情境下,普通人的意志力无法和情境力量抗衡。

这就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1971年的美国,:实验者征集了一群看上去没什么区别的年轻人,把他们随机分成“狱卒”“犯人”两组,关进了实验用的“监狱”,要求他们按照制定的规则度过两周时间。

被随机分成 “狱卒”的年轻人穿着统一制服、戴墨镜,掩盖掉自己的面目,被统称为“狱卒先生”, 任务是每天定期巡逻,乐此不疲地维护秩序。

“犯人”必须遵守严格的作息时间,还要定期向狱卒列队报数等。如果违反,就会被惩罚关禁闭、打扫卫生、不能吃饭,甚至是羞辱和体罚。

人们的变化速度之快令人意外,一开始,“狱卒”本来不太习惯使唤别人,但很快就变得强势起来,并且逐渐暴躁、爱指挥、爱找茬。


直到后来,甚至暴力升级,不仅把打人当成习惯,还把惩罚当成娱乐活动。

而“犯人”呢?开始有过一次“反抗”,还嘲笑狱卒太入戏了,但以失败告终。

后来,犯人们越来越沉默、麻木,不仅忍受挨打羞辱,甚至有人开始出卖身边人,讨好狱卒。

他们已经接受了权力只属于狱卒的现实。

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在短短的六天中发生的,实验也被迫提前停止了,因为“狱卒”的暴力行为超出预期,多位“犯人”已经精神崩溃。

这个实验已经被拍成电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


这就是心理学著名的“路西法效应”。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的不被“路西法效应”控制着。

绝大多数的人们的行为,心理状态,对待不同人的态度,都是由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对方的社会角色决定。

只是,我们已经习惯了,习惯到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以为所有人和自己的感受相同 。

以为日常生活中的卑微和傲慢,都是正常的。

其实,我们都在被角色控制。

我们已经被路西法效应蒙蔽到,人和人之间无法无法互相理解。

一个人,只有看穿了披在人身上的角色对人行为的影响,才能看到他人的真正遭遇,理解他人受得苦,才能有同理心。


我出生在一个封闭,穷困,荒蛮的边远县城,哪里的人们受教育的不多,腐朽愚昧的传统思想继承的根深蒂固。

女孩子,出生在这样的家族中,可想而知是什么待遇。女孩子们经常被人群忽视,亲戚们的关心和眼神大部分在男孩子们身上。

女孩子等于无脑,无知,无能力,毛病多。男孩子等于聪明,有天赋,多种优点集于一身。


从小,我永远像个角落里的旁观者,看着父母和家族的亲戚们众心捧月一般赞美我的哥哥。

我清晰的记得小学时有一天,有个长辈问了比我大两岁的哥哥一个问题,满眼慈爱的看着他。他没回答上来,我抢答了。

长辈甩给我一句:“你别捣乱,让我听听这宝贝儿子怎么说。”眼神都没离开我哥。


后来父母给哥哥买了集邮册,我也拿在手里研究。突然被小舅舅从手里拿走,说:“女娃娃家也集邮?”

说完一眼都没看我,拿着集邮册开始和哥哥讨论,问他喜欢哪个。


成长过程中,我说的任何话,我的任何意愿都仿佛抛进了黑洞,没有回声。我一直是站在黑暗里望着聚光灯下,比我大两岁的哥哥。

在众人的注视下,他当然无暇看得见我。只有黑暗中的我意识到了差别。


成年后,我对家里的任何建议,其他人都仿佛没听见,不反对,不讨论,不搭理。

全都眼巴巴的望着比我大两岁的哥哥,他在众人这样的暗示下,当然也习惯性的从不尊重我的意见。

直到后来,我在这个人群中不再说话,倒也落的逍遥自在,在外面交朋友,开拓一片自己的天地,但再也不想回去了。


我后来了解了,我面对的这种吞没,是中国社会中无数底层女性面对的困难。被人当作家里的一个影子,而不是一个有头脑,有个人意愿的真正的人。


外界对我们不同的态度造成的结果是什么呢?

我哥认为:“社会上交往太艰难了,感觉累了就回家,亲戚们对我们总是肯定,赞美,关心,心情一下子就好起来了。”

我说:“那是对你,我在亲戚们和父母那里感受到的是冷漠,排斥,忽视,贬低。我只有离开家,和朋友同事在一起,心情才会好起来。”

他很困惑,停了一下说:“你怎么这么矫情,你说的都是没有的事。我就没觉得。”

你当然不会觉得。

我有一个表妹也没觉得冰冷,因为她是县长的女儿。

那其他人呢?亲戚中那些无权无势家庭中的女孩子们,谁看见她们了?


我们身在同一个人群中,却面对着人群全然不同的面孔。


我很想告诉他,身处卑微的人,才能看清真相。包括性别观念下的卑微性别。

是啊,我也是到后来才想明白,那些深植人们头脑中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不知不觉的控制了人们的行为。

让他们在无意识中,集体性的,一致的,对不同性别角色的孩子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一个简单的性别角色就如此蒙蔽人,那些达官贵人,又如何能不迷失自己?

我曾经看过张朝阳的一次采访。

“我是真的什么都有,但是我居然这么痛苦”。这是张朝阳2013年接受杨澜采访时说的,那时候他刚刚从抑郁症里走出来。

他后来反思时说:“当成功后,觉得自己有钱有名,受的又是最好的教育,挣的又是阳光财富,又是把互联网引入中国的第一代人,深切的感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而这种处境让我很快膨胀了,虚荣心也无限扩张,表面上还很谦和,其实内心非常的傲慢。这种傲慢已经超过了我见过的所有的明星和名人。”

很快,张朝阳在全社会的注视下,极度的只关注自己,直到出现抑郁。


张朝阳说自己得抑郁症的原因

张朝阳的这种社会角色的突然上升,使自己的周围一下子充满了赞美和爱戴,在这样的环境的中,人很快会迷失自己,也觉得自己处处高人一等。心理状态完全变了。


我们私底下也曾聊过马云,除了其他一些原因,马云到后期也表现出过度虚妄,自我迷失的症状。

他用蝌蚪文写书法,与著名画家合作画画,上舞台唱歌,乃至后来终于发表超出边界的言论。

当一个人可以随时和大国总统平起平坐时,当自己的财富帝国无边无际,他身边已经完全是献媚之徒了。

人们把他当神崇拜,他已经听不到任何不同意见了,更何况提醒和批评的声音。

他的自我意识,也必然虚妄了。

事实上,毕竟是人不是神,个人考虑问题不可能永远那么周全。总会有出错的时候。

上帝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作为普通人,虽然周围的恭维没有马云和张朝阳的那么严重。

但是随着社会角色偏上一点点,自己身边的恭维和善意就多一点点,自己离真相也就远一点点。

这是一个普通人难以察觉的陷阱


那么,人是如何在社会角色中迷失自己的?

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出生就在这种环境里,自己不加反思,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世界真相。

自己的经历未加反思,深埋在了人格深处。


我哥哥从小被大人优先对待,对一大群亲戚围绕着,喜爱着。养成了他只关注自己的习惯,也极度傲慢而听不到他人,看不到他人。

但一走出家庭,发现社会不比家里,从小包围的温情和赞美都没有了,感觉处处困难,待人接物总是没勇气。

落差太大,让他经常感叹:我在外面,就是一只小蚂蚁。

他总是受不了他人哪怕一点否定,也总是离不开原生亲属家庭的情感安慰。


县长家的女儿从小高人一等,受到当时县城社会上所有人的,一看就很虚假的赞美钦慕,导致虚荣又自卑。

长大后特别喜欢自己夸自己,却从不敢迎接挑战,害怕失败后丢不起面子,暴露了自己的能力缺陷。


而我这个在无人关注的角落长大的女孩,从来不在乎面子,年轻时,连尊严都是破碎的。

“我不配”这样的魔咒控制了半生。

我不配用崭新的东西,不配快乐,也不配甜蜜的爱情。

不配挣钱,也不配发展自己的事业,甚至不配受人关注和尊重,不配拥有和别人一样幸福的生活。

这样“我不配”的心理,确实导致我的前半生过的凄惨而屡屡失败,厄运连连。

后来我才发现,是我自己的潜意识让自己总是避开好运,也在习惯性选择降级的,被别人用剩的事物,甚至不珍惜自己的财产和感情。


直到五年前的一天,在我策划组织的读书茶话会上,来了很多当地人物,一位书法家正要隆重推出我的时候,我却条件反射的说:

不要重视我。你们聊。

然后自己主动和服务员躲在了角落里。

与会者只能另外选择主持人,会中一个姐姐再三鼓励,我才和大家围坐一起讨论读书。

会后两天,当时在场的一位新华网的记者,竟然发给我一则小新闻,他记录了当天的活动,还用一半篇幅描述了我分享的读书感想“苏轼诗中的心舟”。

原来,别人比我自己更看的起我。

那一刻,才发现了自己潜意识的异常,才开始审视我的状态和人生。


才明白,成年后离开原生家庭的我,已经是和大家站在同一平面上交往的独立的孙娟了。

不是那个需要时时给家里的男孩子让步,只能躲在黑暗中,不能发表观点的小女孩了。


外部情境已经变了,我不再需要用适应当年情境的方式,来对待现在的局面了。

没有人限制我了。

自尊,自我,自信,需要自己慢慢建立起来,可以以一个鲜明独立的,人的角色来对待他人了。

于是每天自我暗示,“我配得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内心中那个卑微的自我才慢慢站立起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他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中,迷失了自己,形成了固定的自我意识。

往日的经历如同烙印一般影响着现在的生活。

这也就是人格形成的原因,也是社会化的一种情况,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

而对社会角色带给人的影响,也值得我们审视。


人们根据我们的社会角色对待我们。

他人的对待方式,日积月累,又形成了我们特有的人格。

所谓人格,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行为品格或者行为模式。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境遇总有变化,自己身上的社会角色也随时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着。

那么,过去形成的人格,往往不适应新的情境,不能及时调整,就会造成了自我和环境的冲突。

毕竟,

昨天的乌云,不可能遮住今天的阳光。

而昨天的鲜花,也衬托不了今天的风景。


不仅如此,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身上的社会身份逐渐增多。


你可能是公司职员,同时又是父亲,还是儿子,也是兄弟们的大哥,甚至还承担其他社会角色。

社会学家默顿认为,一个人往往处于多种社会地位,扮演多种社会角色,难免要陷入角色冲突之中,这将给个人的社会行动带来许多麻烦。

个人不仅需要经常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因为自己的角色随着社会关系不同而变化。

还要善于在错综复杂的角色丛中理清与自己发生关系的他人的各种角色。


说简单点就是,明白自己是自己,角色是角色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情境中,要随机应变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但是,自己本身,又能不被角色迷惑。

既不会因为自己是达官贵人就狂妄自大,也不会因为自己受人冷落就妄自菲薄。


前几天我又重新看了电视剧《朱元璋》,具体历史事实此处没必要考究,但这个电视剧中塑造的人物的行动,却很好的阐释了这种清醒处理角色的方式。

电视剧中的朱元璋,刚开始,社会角色是个马夫,自己的两个结拜弟弟却已贵为千总。都是义军中不小的头目了。

兄弟三人在酒馆喝酒时,朱元璋大喝一声:“谁是大哥!”让弟弟让位,他坐在了首席。

酒后出门时,又命令两位小弟给店家付钱。大哥气派不可一世。两位小弟跟在后面毕恭毕敬。

但从酒馆刚出来,朱元璋就去牵马,还让两位弟弟上马,他在前面步行牵着走。

两位弟弟非常困惑,我们怎么敢让大哥为我们牵马?

朱元璋说:“兄弟们喝酒,我就是你们大哥,你们得听我的。但是现在要回军营,我就是马夫,两位是千总。”说完一拱手,”请千总上马。”

能屈能伸,能清晰分清楚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角色,和兄弟喝酒时不自感卑微,做马夫时不生虚妄。

两位小弟不仅赞叹:“大哥真不是一般人啊。”


其实,从对社会角色的及时调整这个角度,也能破解原生家庭给人留下的人格创伤。

情境已变,不要留恋过去,你大可以换一身新披挂,在人生新的战场重新上阵。


其实真正有格局的人,不讲外界规矩内化,却都能够随时转换身份,不仅能看清楚自己是谁,也能看清楚社会真相。


最后

在这个社会,每个人都由无数社会角色,也都有几张可供变换的面孔。

每个人对其他人的态度,都是衡量了他的社会角色后做出的。

我们所看到的人们呈现的善意和恶意,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他们对你的社会身份做出的反应,并不是对你这个人本身。

人与人之间,哪怕有一些细微的区别,人群在他面前呈现的面具也不同。

最可怕的是,我们把某个特定情境下他人对自己角色的态度,当成了人间真相。

背着在旧情境中形成的人格模式,在早已变化的新生活中跌跌撞撞。


其实,

昨天的乌云,遮不住今天的阳光。

昨天的鲜花,也衬托不了今天的风景。

我们完全可以放下昨天的身份和面子,傲慢和自大,卑微和创伤。

打赏 0

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原作者: 孙娟 来自: 孙娟的书房 |修改
  • 刘boss 2021-12-23 18:35
    感谢花猫平台让我学到了这么多知识。
文章点评
热门推荐
  • 《蘑菇定律》:精彩的人生,是像蘑菇一样奋
  • 所有的关系越来越淡,往往源于这一点
  • 真正有修养的人,懂得水深流缓,人贵语迟
  • 人生这四种思维,越早知道越好
  • 如何荒废你的2023?
  • 成大器者,胜在思维层次
  • 维持亲密关系的秘诀,提升自己,走出安全区
  • 人这一辈子,生活难不难,都要学会自渡
  • 人到中年最好的养生,是这三点
  •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就看这一点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在这里不仅仅是收获知识,更多的是……
重 要通 知X

由于站长精力有限寻找有缘人!

由于站长精力有限,先忍痛割爱花猫写作网,网站有固定收益,有稳定作者,对文学领域或者对互联网项目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联系站长!...

你感兴趣吗?查看具体详情
花猫写作网-让你的每一个字赋有价值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