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089回复0 字数 872
IP:- 中国
一个和尚在寺庙里修行多年,还是感到困惑。不过,他是为众生而感到困惑。他自己没有什么烦恼了,他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困惑的。 他一直找不到方便的法门,让更多的人欢欢喜喜地接受佛法而皈依三宝。皈依三宝是利益众生的事情,可他很困惑为什么众生就不愿意学佛。 他离开了寺庙,抬着钵背着简单的行囊入世。禅宗大德说过:“入世亦出世,出世亦入世。”佛法无边,可佛法却是在世间。 和尚到处行乞,遭受了很多罪。不过,他很开心。因为,他消业了!一切皆有因果,他遭受世人的轻贱,他很开心。如果不出来,他去哪里消除往昔罪业呢? 某一天,他来到了一个极为偏僻的村子。这个村子连和尚都不知道是什么人,更别提佛法三宝殿了。 他在一块地边,向一个农夫乞讨。农夫不解,问他:“大哥你有手有脚,你为什么乞讨呀?” 和尚说:“我四海为家,为众生谋福田,当然得乞讨。” 农夫没听懂,又问:“你这个家太大了吧,那为什么还要乞讨呢?” 和尚只好说:“我没有家,四处漂泊求解脱,也帮助别人解脱苦恼。” 农夫似懂非懂地说:“嗨……大哥你真命苦!不过看得出来,你和其他要饭的不同。你这个人看起来是个好人,只要你别嫌弃,在我这里住下来吧!” 和尚住了下来,和农夫一起耕地。由于多增加了一个人,农夫又与和尚开荒,又挖了一块新地。 和尚开荒时,终于感到万事开头难,弘法利生又何尝不艰难呢?和尚才认知道,自己利益众生的心理准备还不够! 和尚天天与农夫讲佛法,农夫也不爱听,每次都劝他不要再讲了。地里播种了,农夫和他又开始清理杂草。 清理完杂草,快要收获了,农夫也不再反感他讲佛法。和尚看向那些荒芜的草地,还是杂草丛生。 和尚猛然觉悟:地里撒了种子,农夫就会去管理;地里长出了庄稼,杂草就很难再生长!要是把成佛的种子种进众生的心里,又何愁众生不成佛? 神秀禅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是接引大众的佛法呀!这是实在的方便法门,这是接引众生向善的方便之门!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大开方便之门后,又何必苦恼没有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呢?那时,大智慧的人将会拜读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楼主2020-6-19 09: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