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快人一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关闭

花猫说热搜

思维 教育 情感 金融 职场 财经 管理

广告为用户自主发布,请自行甄别真假。

首页 关于我们 免费SEO 广州缘盾情感公司:从婚姻发展史发现:现代婚姻为何如此 ...

广州缘盾情感公司:从婚姻发展史发现:现代婚姻为何如此脆弱?

文阳 2021-5-8 14:31:07 IP:- 中国广东广州
吃腻了娱乐圈的大瓜小瓜,越来越多人对于现代婚姻失去信心,认为天长地久的婚姻只存在过去的年代。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就连官方数据似乎也印证这个观点,我国离婚率自2003年以来,已经连续十几年维持上涨态势,结婚率越来越少,离婚率越来越多,已然是现代婚姻的特征,难道一年只爱一个人的童话般婚姻只存在过去的年代?
如果要搞清楚现代婚姻为什么更容易破裂,我们就要从头开始回溯一下古代婚姻与现代婚姻的不同内涵。


婚姻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更具有平等主义的原始社会中,作为一种分享资源与建立和平关系的方式,比如男人负责狩猎,女人负责处理食物,这是一种交换义务和商品的方式。


后来,族群之间开始婚姻联结,这通常是由于一个族群在游牧的过程中偶然遇上另外一个族群,双方一开始并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于是就通过联婚的方式建立关系。说白了,就是我把我的孩子嫁给你,意味着你欠了我的东西,而我们之间也因此建立起关系。这时期的婚姻可以称之为资源交换式婚姻。


资源交换式婚姻在人类的婚姻史上其实占据了相当大的篇章,比如汉朝、唐朝的和亲制度,当年的帝国统治者出于政治目的,为促进中原王朝与边疆外族的关系而采取了政治联姻,著名的昭君出塞、文成公主等等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例子。
很明显,这类婚姻跟夫妻双方是否具有感情基础并没有任何关联,古代大多数的妻子在婚前甚至都没有见过自己的老公,光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定夺了这对男女的未来。


然而在18世纪和19世纪,欧洲却出现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婚恋观念,而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很可能是这种观点的先驱者。


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本来就是有婚约的人,但却爱上了伊丽莎白·班纳特,对方只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女人,最终两人收获到幸福的婚姻。专家认为,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掀起了一次“婚姻革命”,婚姻历史上首次抗争成功,爱情至上的观念战胜了过去利益至上的传统婚姻观。


在这段时期里,很多男人以爱情之名,放弃门当户对的婚姻,选择比自己的经济、地位、文化更弱的女人结婚,这么做的好处是:男人可以放心外出挣钱,但女人则需要在婚姻当中小心翼翼,因为这关系到她们日后的生活。


另外,在这段时期的男人看起来更懂得浪漫,但这只是由强地位与两性关系中处于支配性地位所带来的权力延伸罢了。


到了19世纪后半叶,这类男高女低的婚姻模式随着欧洲传到了美国,并且在西方社会里占据了主流。过去盛行的门当户对式的婚姻被认为是过时的,与那些跟自己的身份、地位、出身、教育、经济不同的人结婚才是潮流所向。


这类划时代的理论认为,爱情是相异的结合,因为男人与女人本身就存在了诸多差异,你能通过婚姻来了解对方的情感、资源和能力,就能让男人和女人变得更加完整。


这也跟现实中的经济发展形式相吻合:工业时代,越来越依赖男人外出工作,成为养家糊口的人,同时也越来越需要女人作为家庭主妇,打理好家庭事务。


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点,其实在农耕时代,全靠男人养家糊口的观念并不存在。在古代中国,男人要下地干农活,女人也要养猪干农活。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新的婚姻制度强化了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并让人们在思想上越来越认同这样的观念。


然而,相比传统的资源交换式婚姻制度,以爱情至上的婚姻模式一直都存在争议。很多人认为,夫妻双方在工作上没有联系,成长环境也不相同,如此差距悬殊的两个人如何能够维持一段长久的婚姻。


那些新潮流婚姻的拥护者则强调一对男女之所以能够牵手到一起,那是由于双方都需要对方来实现自我心理的完整。这类理论频繁出现在当时的浪漫爱情小说和电影中,比如:《罗马假日》、《乱世佳人》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异质性”婚姻。
可是,当美国的离婚率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不断上升的时候,这类“异质性”婚姻模式面临了巨大挑战,不知不觉间,婚姻的内涵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由“异质性”结合的婚姻变回“同质性”结合的婚姻。


人们开始思考需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求的理想伴侣不是相反的,而是能够与你有更多相同的兴趣爱好、文化以及价值观的。比如一名医生应该找的就算不是另外一名医生,但起码也是一名老师之类的。


这时候,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再度抬头,并延续至今,大家似乎感觉婚姻发展史绕了一大圈又回头。事实上,婚姻观念发生巨大转变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女性地位的显著提升。


无论是传统的资源交换式婚姻制度,还是上个世纪的“异质性”婚姻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牺牲女性权利的基础上实现的。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夫妻双方绝不会因为是否需要迁就对方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而争论,因为妻子要么没有工作,要么就是需要完全服从老公的安排。


如今,“同质性”婚姻模式已经摒弃了过往的“异质性”婚姻模式,从而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婚姻观念。这反映了女人的经济独立,女人不再需要委屈自己维持婚姻的稳定,同时能够在婚姻家庭中争取跟男人同样平等的地位。


可惜的是,这种新时代的“同质性”婚姻极大地动摇了婚姻制度的稳定性,因为我们对于婚姻的期待越来越高,让婚姻承担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同时因为夫妻之间的对等关系,双方要取得共识也越来越难了。


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很好地解释了婚姻历史发展中的变迁。


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人们对于婚姻的期待只是解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低层次要求,就是生理需要。说白了,夫妻双方维持婚姻的目的只有一个——填饱肚子。


但进入19世纪开始,爱情至上的婚姻模式开始抬头,人们对于婚姻的要求变得更高,开始追求心理上的互相吸引,这时候的婚姻除了要解决生理需要外,还要解决安全需要和社会需要。


如今,我们对于婚姻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上述的需要统统都要一并解决外,我们还追求尊重需要,甚至是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要。这也成为了现代婚姻的一个重要功能,帮助夫妻俩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在婚姻之中满足自我实现。


如果你重新观察祖辈们的婚姻历史,同样也能发现,在爷爷辈的婚姻里,往往是盲婚瞎嫁式的婚姻:你给我家大米,我就把女儿嫁给你。到了父母辈的婚姻里,爱情开始占据很大的因素,但那时的夫妻,并不讲究你有几套“房子”,或者能够带给我优越的生活品质。


来到我们这个时代,我们除了要求另一半提供一半的财产,以及至死不渝的爱情承诺外,同时还要求另一半有一定颜值、有情商、有修养、有能力,还要有房有车,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带给我新鲜感,双方能够成为无话不谈的默契伴侣,更要在事业上或者生活上帮助我改善提升……


我们对婚姻的要求更高,对伴侣的期待更高,一旦现实生活中出现落差,很容易动摇到我们的婚姻,这也就是为什么现代婚姻对比过往,更加脆弱的主要原因。


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 立即注册 |
发帖

2

粉丝关注

592

主题发布

严禁黄赌毒、黑五类以及违法信息发布,违者封号处理,已充值猫粮无法退还,请充值前确认。遇到问题以及商务合作请联系QQ2444830518。
花猫写作网-让你的每一个字赋有价值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