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样品的制备方法和过程注意事项
土壤样品的制备是土壤分析测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代表性好、均匀一致的样品,以供后续的化学或物理分析。
土壤样品制备方法
采样: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避免在边缘地带、人为干扰严重或污染区域采样。 根据分析目的确定采样深度,一般分为表层样(0-20cm)和剖面样。 使用干净的采样工具,避免铁锹等工具上的油污或铁锈污染样品。
样品混合与缩减: 若从多个点采集了土壤,应将各点采集的土壤充分混合,形成一个复合样品。 如果样品量过大,可通过四分法等方式缩减样品量,同时保持样品的代表性。
干燥: 将土壤样品摊开在干净的纸上或托盘上,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避免阳光直射。 干燥过程中要定期翻动土壤,确保均匀干燥。
研磨与过筛: 干燥后的土壤样品需经过研磨,以去除其中的石块、根系等杂质。 使用不同孔径的筛网对土壤进行分级,一般至少要通过2mm筛,根据分析需要可能还需进一步通过0.25mm或0.149mm筛。
保存与标记: 制备好的样品应存放在干燥、避光、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潮解或污染。 样品容器上要贴好标签,注明采样地点、日期、采样深度等信息。
土壤样品制备注意要点
避免污染: 采样工具要干净,避免油污、铁锈等污染物。 制备过程中要使用干净的研钵、筛网等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保持代表性: 采样点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研究区域的土壤特性。 混合样品时要确保各点土壤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复合样品。
注意安全防护: 在研磨和过筛过程中,要注意粉尘飞扬,最好在通风橱内进行。 制备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台面,避免残留土壤对后续工作造成干扰。
准确记录: 对每个步骤都要进行准确记录,包括采样地点、时间、深度、制备过程等。 样品标签要清晰明了,便于后续查找和使用。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