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我发现很多人之所以碌碌无为,就是败在没有做好这三件事:
使命、目标、计划。
使命、目标、计划
这三者,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感性的叫使命。简单来说,就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希望毕生做出什么样的事业。
理性的叫目标。目标一般是确定的,可衡量的,比如今年要赚多少钱,读多少本书。销售团队今年要做到多少销售额,运营团队今年要完成多少用户增长。这些叫目标。
和行动有关的,可以叫做计划。为了达成这些目标,到底该怎么干,计划一般很具体,可操作。
有的人只有使命,但他没有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可能爬山,爬了一截,抬头一看,山太高了,就放弃了。
有的人,有使命有目标,但他没有行动计划,所以执行力特别差,今天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明天也拖延,这样是不会有结果的。
也有的人,有目标,有行动,但缺乏使命的牵引,可能也不会有特别大的成就。
所以这三者都很重要,很多人聪明,但最后碌碌无为,就是败在这3件事上。
使命很感性,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寻找,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
而目标和计划,就摆在我们的面前,每一天都会面对它。所以今天先说说目标和计划,解决眼前的问题。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
个人需要给自己定目标。
如果没有目标,你就没有方向。
团队也需要定目标,没有目标,就不知道团队往哪里去,团队就会混乱,无法发挥群体的合力。
通常来说,目标有三个特点。
1.目标不能轻易改变
英国有一句谚语:
Goals carved in rock, plans to write on the beach.
翻译过来就是,目标刻在石头上,计划写在沙滩上。
什么意思?
写在石头上就意味着刻上去了就不会随意变动,而计划写在沙滩上则很容易擦掉。
如果你今天定了一个目标,明天又换了一个目标,那说明你根本没有目标。
很多人上半年打算考研,下半年的目标又变成了考公务员,结果一无所获,所以目标不要轻易改变。
2.目标是短期的
使命是长期的,愿景能看10年,战略是3~5年,但目标相对来说,通常管1年。
定1年内的目标,然后不断拆分,拆分成季度、月和周。
这样目标看得见摸得着,也能取得阶段性胜利,不至于看见雄伟的山峰,就失去了攀爬的勇气。
3.要尽量定高目标
目标也要尽量高一点,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如果目标很容易实现,那么定目标也没有意义。
低目标会让人安于现状,而高目标会倒逼创新。定高目标,完成后,也会更有成就感。
如果你是管理者,给下属定目标,那么需要根据战略拆解,而且是体系化的,多维度的,才能保证大家做正确的事。为了拿到结果,还要追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管理工坊中有详细讲解,这里就不再展开。
所以目标很重要,决定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目标需要和计划结合
但我特别想说,目标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计划相辅相成。
我给大家举一个我多年前带销售团队时的例子。
当我们和下属定目标的时候,我会先让他定目标,然后一起探讨,因为目标既要自上而下,也要自下而上,必须达成共识。达成共识,下属才会认为这是我的目标,而不是领导给我的目标,这一点很重要。
我和他们过目标的时候,他担心目标定低了,就说要完成300万的目标。
我会问他:“那你知不知道要如何达成这个目标?”
他不知道。
我告诉他,一个月完成300万的业绩,那么一天就相当于要完成10万的业绩。
我又问:“那完成10万的业绩,你一般要给多少个客户打电话?”
他告诉我:“大概要50个人。”
我问他:“那么一天要50人,一个月要1500人。”
这时我又问他:“请问你现在有没有1500个A类客户?”
他说没有。
我又问:“你平均一个人要谈上多长时间呢?”
他说:“至少20分钟。”
你看,就可以得出结论了:“每个人要谈20分钟,一天要谈50个人,也就是说你每天要花16个多小时在与客户交谈上,你有这么多的精力吗?”
然后他就沉默了。
我又问他:“那你有没有想过,有没有什么策略,能够如何才能完成这个高目标?比如怎么签大单?”
他依然沉默。你看,这就是他随意拍的目标。
如果没有行动计划的目标,那么说明目标太盲目,而且完成的概率也很低。
这时,目标定得越高,达成的效果就越差,最后完不成,反而打击人的信心。
所以与目标相伴的,是计划。目标可以拆解到每一个周,但计划要落实到每一天。
计划写在沙滩上,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每天都要有,日日之功下,才能完成目标。
如何做计划?
在做每天的计划时,可以用我在管理工坊中教给学员的TDL工具(To Do List)。
在管理工坊中告诉过大家,TDL是贯穿始终的,无论是员工还是管理者,都必须要用。
无数的管理工坊学员们因学会了TDL,而持续受益。并且将TDL落地到团队中,提高了团队的效率。
TDL有三个核心点:通盘思考、要事当先、想不透的事情持续想。
TDL遵循了《从“为什么”开始》的作者西蒙·斯涅克提出的黄金圈思维。
西蒙·斯涅克认为,我们看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情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一般人的思维方式,都是由外向内思考。
而黄金圈法则恰恰相反,直指问题核心,从为什么开始,然后是如何做,最后才是做什么。
黄金圈法帮助我们先从问题核心入手,会让我们的思维逻辑简单、直接、犀利。
所以TDL不是流水账,不是简单罗列出要干的那些事就够了。
TDL首先就是Why,为什么要干这件事,做这件事要达到什么目标。
因此,我们在深度思考后,可以罗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这三件事可以和每周工作重点贯穿在一起。
然后是How,如何做这些事,打算怎么干,有着怎样的方法和策略。
最后才是What,具体做的每一件事。
除此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复盘。每日三省吾身,总结昨天的问题,你积累的经验也将成为你下一步的行动指南,顺势写出明日规划。
当然如果你是管理者,你也可以在TDL反面记录你的管理案例,这些管理案例更有利于你提高管理能力。
稻盛和夫说:以今天一天的勤奋,完成今天的任务,就能看清明天;以本月一月的勤奋,完成本月的任务,就能看清下月;以今年一年的勤奋,完成今年的任务,就能看清明年。
用好TDL,做好每一天,最终就能达成目标,指引我们前往远方,也就有了愿景,慢慢地,也帮助我们找到了使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也就成为了想成为的那个人。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