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说:在五光十色的现代生活中,让我们记住这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在信息更迭、发展迅速的社会中,我们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有人为了无聊琐事,与人愤愤不平,有人为了碎银几两,处处用尽心机,也有人利欲熏心,而盲目攀比。
最终生气的人,伤肝伤肺;算计的人,自食恶果;过度攀比的人,越过越穷,苦不堪言。
其实,与人相处,心简单,才能活得简单。做好“三少原则”,这样的人生才会更快乐。
少生气别和自己过不去
作家李敖曾感慨地说道: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我都不生气,都跟你逗着玩。活得久的人,才是更大的赢家。
生活不会事事顺心,若稍有不如意便怒气冲天,不懂用理智驾驭愤怒,只能伤神又伤心,伤人又伤己。
闺蜜是个特别爱生气的人,总是为了芝麻绿豆的小事闷闷不乐。
比如,婆婆说话声音大了点,她会觉得是在针对她,看到老公下班后躺在沙发上,她会对老公的“葛优瘫”愤愤不平,数落他不分担家务。
孩子考试没达到预期成绩,她便责怪孩子不争气,又贪玩,之后自己辗转难眠。
起初,家人见她生气还会哄劝她,时间久了,大家实在受不了她的脾气,只能装看不见,任由她一个人怨声载道。
家人不理不睬的态度,生活中的忧心琐事,加剧了闺蜜的气性,她屡屡被气得头昏脑涨,血压也蹭蹭地飙涨。
日积月累,闺蜜的脸上开始长痘,失眠多梦,体检时身体更亮起红灯,甲亢、甲状腺结节,后来还突发了好几个不太好的结节,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直到这时,闺蜜这才悔不当初。
爱生气的人常常忘了,生气是把双刃剑,愤怒只能使他人难过一时,但受害最深的却是自己。
毕达哥拉斯说:气愤始于愚蠢,终于懊悔。
如果不想懊悔,就要在问题产生之时,镇定自若,忍住一时的怒气,冷静地处理各种不愉快。
遇到扎心的事,与其大动肝火,怒急伤身,不如心平气和,放过他人,亦是放过自己。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成为情绪的主人,别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学会少生气,不和自己过不去,才能幸福每一天。
少算计利人又利己
古语云:算计莫过头,过头天必收。
人与人相交,可以有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但若是算计过度,只会损人不利己。
用算计得到的一切,从来不属于自己,反而可能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在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一书中,同样身为穷人的乌利亚和米考伯先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
阴险狡诈的乌利亚,因自己的贫穷与卑微的地位感到异常自卑,他常常觊觎他人的财富,甚至为此感到嫉恨。
人前人后,乌利亚总是两副面孔,在老板面前,伪装成老实巴交的好人,背地里却算计自己的老板,无所不用,谋划侵占老板的财产。
当奸计被识破,乌利亚众叛亲离,险些将自己送进监狱。
而米考伯先生却与之相反,他生活窘迫,还背负着巨额外债,可他依旧坚持本心,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风骨。
他用善良乐观、淳朴赤诚的心与人相处,在众人帮助下解决了债务危机。
不择手段的算计,得到的只是一时的便宜,而真诚厚道做人,收获的却是长久利益。
处处算计,不仅失了自己的诚信,毁了自己的品行,亲朋好友也与自己疏远离心,落得个孤立无援的下场。
一个精于算计的人,注定会在算计中毁灭了自己。
《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做人,与其耍小聪明,让自己无路可走,不如善良做人,才能把脚下的路越走越宽。
与人相处,唯有以心换心,方能获得真心。
少算计,多坦诚,生活中才处处都是小确幸。
少攀比知足且常乐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看到同事买了名牌,自己吃了一个月的咸菜泡面,用省下来的钱去买奢侈品。
看到别人换了豪车,便贷款换一个更豪华的车子,买过之后,月月都拧巴着过。
看到人家的孩子多才多艺,于是给孩子送进了各种培训班,榨干他的每一分钟,只为给自己长脸。
欲望是个无底洞,攀比无处不在,若是不懂知足,被自己的虚荣心牵绊住,只会自讨苦吃。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外打拼多年的李先生,终于熬到了主管职位,年薪达到6万多元。
他用多年积蓄买了一辆10万元左右的汽车,准备过年回老家参加同学聚会时,好好炫耀一番。
没想到一见面,李先生的心情便跌入谷底。
原来,同学的汽车绝大部分在20万元以上,推杯换盏时再一打听,在场的同学年薪几乎都在10万元以上。
相比之下,李先生觉得自己是“穷人”,而感到分外丢脸。
整个聚会期间,李先生都无精打采,自己努力多年,依旧落后于别人,心中的不平让他食之无味。
回到家中,同学们的风光仍然在不断刺激着他,使得他在整个春节都郁郁寡欢。
“人比人,气死人”,像李先生这样盲目与人攀比,结果只会徒增烦恼,惹得自己心中不快。
生活本无忧,大多数的烦恼都来源于与别人的比较,而忘记了享受自己的生活。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是公平的,每个人分配的苹果都被咬过,但被咬的位置不同。
没有谁的生活是完美的,你仰望艳羡别人之时,殊不知,你也是被别人追寻的对象。
盲目比较,为了填补欲望而换来的优越感与成就感,反而会束缚自己,给自己增加负担。
与其向往别人的生活,不如在自己的天地中,知足常乐,有滋有味地过好每一天。
▼
佛经中讲: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为人处世,处的是人,修的是心。
少生气,雅量容人,亦是对自己负责。
少算计,行善积德,方可善有善报。
少攀比,懂得知足,自然欢喜常随。
心大了,事就小了,才能越处越自在,才是最高级的相处之道。
作者 | 紫翘·明月玉心,生命不息,笔耕不辍,用心写文,以笔写心,每一篇的成文,都是我的初生。 主编 | 亭后西栗 排版 | 陆七七 <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紫翘书桌」,搜索「jxylsy3377」即可关注,[阅读原文]。点击右上角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花猫写作网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花猫写作平台拥有一帮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分享传播正能量的朋友每天与你一起学习成长,在这里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转载请联系花猫说(id:hmshuyouquan)进行授权转载。
|